核酸探針技術
核酸探針(又稱基因探針,gene-probe)技術,是20世紀晚期在生物學領域中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,除可用于病毒、細菌等微生物的快速診斷外,還可用于研究病毒基因在組織細胞中的存在,研究基因是以游離的形式還是以整合的方式與宿主細胞DNA結合,研究基因在細胞或組織中的定位等。
(一) 基本原理
Waston-Crick發現的DNA雙螺旋模型已為大家所熟知。因為雙股DNA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物質,于0.3mol/L NaOH 中暴露于60℃下,也不被破壞,在近100℃加熱時,氫鍵雖可破壞,使DNA變成單股,但變性后的單股DNA還可結合在特定的載體如硝酸纖維素膜上,而標記的核酸(DNA或RNA)探針仍能與結合在膜上的單股D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氫鍵,又恢復成雙股,此時,或通過放射自顯影來觀察X光片中的特定核酸片段的蹤跡,或通過非放射性物質標記后,觀察產生的特異顏色,以確定特定核酸片段的蹤跡。使單股重新聚合成雙股的過程稱為退火或復性,不同來源DNA分子之間的退火,則形成雜交。應用這種雜交技術可用以檢測和鑒定任何病毒或細菌的DNA分子等,核酸分子雜交可在DNA-DNA、DNA-RNA、RNA-RNA之間進行。根據雜交程度,可判斷兩個核酸分子之間核苷酸順序同源性的多少。
(二) 核酸探針檢驗的特點
雙股RNA比雙股DNA更穩定,雜交后,經嚴格沖洗,可洗去非特異結合的探針,還可用RNA酶來降解未雜交的RNA,小的RNA分子比大的DNA分子更易擴散進入薄膜,在原位雜交中獲得更大的信號與本底比率(signal to noise ratio),由此可見,用核酸探針檢測具有很大的優點。
對于不易分離培養的微生物標本,及大量培養增殖后有“危險性”的病毒標本,均可用核酸探針直接檢測。另外,對病毒子或病毒抗原太少的標本,不易用常規方法,包括電鏡和血清學方法檢測的標本,也可用核酸探針檢測。本法還可用于對變異株病毒等的鑒定。
(三) 核酸探針的發展前景
近年來,隨著人們對基因精細結構的深入細致的研究和DNA合成技術的發展,已經能夠人工合成寡聚核苷酸片段作為探針來使用。這樣由于DNA探針來源比較豐富,所以,可提高探針濃度來縮短雜交時間。Rubin等用Whatman 541濾紙代替硝酸纖維素膜進行菌落雜交試驗,使操作過程方便簡單,并且可取消預雜交。非放射性標記物——生物素,正日益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,是今后的發展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