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細胞介素,最初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起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,現指一類分子結構和生物學功能已基本明確,具有重要調節作用而統一命名的細胞因子,它和血細胞生長因子同屬細胞因子。
主要功能:
(1)刺激活化B細胞增殖,分泌抗體;
(2)刺激T細胞增殖及CTL(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)活化;
(3)刺激肝細胞合成急性期蛋白,參與炎癥反應;
(4)促進血細胞發育。
白細胞介素-1 (IL-1)
IL-1主要由巨噬細胞產生,此外幾乎所有的有核細胞,如B細胞、NK細胞、體外培養的T細胞、角質細胞、樹突狀細胞、星形細胞、成纖維細胞、中性粒細胞、內皮細胞以及平滑肌細胞等均可產生IL-1。正常情況下只有皮膚、汗液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IL-1,絕大多數細胞在受到外來抗原或絲裂原刺激后才能合成和分泌IL-1。IL-1有兩種不同的分子形式,一種稱IL-1α,由159aa組成;另一種稱為IL-1β,含153aa;兩者由不同的基因分別編碼。雖其氨基酸順序僅有26%的同源性,然而IL-1α和IL-1β以同樣的親和力結合于相同的細胞表面受體,發揮相同的生物學作用。
白細胞介素2 (IL-2 )
IL-2是T細胞和NK細胞產生的15.5kD糖蛋白,在機體的免疫應答中起重要作用。IL-2zui重要的作用是誘導T淋巴細胞增殖(從G0期進入S期)和分化。人胸腺中的T細胞前體表達IL-2R?并分泌低水平的IL-2,這種自分泌作用可促進胸腺細胞增殖。IL-2參與調節T細胞受體基因的重排和表達。IL-2能誘導NK細胞增殖,增強NK細胞的活性,誘導LAK細胞和TIL,并刺激它們產生細胞因子。高劑量IL-2能引起單核巨噬細胞增殖和分化,并增強單核巨噬細胞殺腫瘤細胞的作用。在體內,IL-2有抗腫瘤、抗微生物感染、引起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以及免疫調節等作用。
白細胞介素3 (IL-3)
IL-3又稱為多能集落刺激因子(Multi-CSF),主要由活化的CD4+T細胞產生。其主要作用為促進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細胞的定向分化與增殖,產生各種類型的血細胞。此外IL-3還可調節多種成熟細胞的生長、分化及相關的基因表達,如C-MYC、IL-2RA基因等。IL-3分子量約為15KD,其化學本質為糖蛋白。
白細胞介素4 (IL-4)
IL-4是一種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,在B細胞生長的早期活化B細胞,并使被抗原、抗IgM或脂多糖活化的B細胞進入細胞周期G1期。IL-4增強MHCII類抗原的表達和CD23(FceRII)在B細胞上的表達,誘導同種型(isotype)轉換,如促使小鼠B細胞從分泌IgM、IgG3、IgG2b轉變成分泌IgG1、IgG2a、IgA和IgE。也增強單個核吞噬細胞表達MHCII類抗原,但對炎癥性細胞因子(如IL-1,TNF,IL-8)的釋放和這些細胞的殺菌活性有抑制作用。IL-4 也活化細胞毒性 T細胞,對于T,B淋巴細胞的發育以及驅動體液免疫反應和抗體產生都是十分重要的。
白細胞介素5 (IL-5)
人的IL-5由134氨基酸殘基組成,含22氨基酸殘基信號肽,2個糖基化點。小鼠IL-5由133氨基酸殘基組成,含21氨基酸的信號肽,成熟IL-5分子含有112氨基酸殘基,裸肽分子量12~15kDa,有3個糖基化位點,糖基化后分子量為18kDa,糖基化對于IL-5活性表達以及與相應受體的結合起重要作用。小鼠IL-5通常以二硫鍵連接的二聚體形式存在,分子量為45kDa。與其它IL相比,IL-5生物學活性作用譜相對較窄。
白細胞介素6 (IL-6)
白介素6 是一種多肽。IL-6由2條糖蛋白鏈組成;1條為α鏈,分子量80kd;另1條為β鏈,分子量130kd。α鏈缺少胞內區,只能以低親合性與il-6結合,所形成的復合物迅即與高親和性的β鏈結合,通過β鏈向細胞內傳遞信息。炎癥反應發生后,IL-6*,產生后誘導產生CRP和降鈣素原(PCT)。如在發生感染、內外傷、外科手術、應激反應、腦死亡、腫瘤產生以及其他情況的急性炎癥反應過程中會快速產生。IL-6參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,其血液水平與炎癥、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關,它的變化比 CRP 更早。研究顯示,細菌感染后IL-6迅速升高,PCT在2h后增加,而CRP在6h后才迅速增加。